教改路上,繁星點點,毋須抹滅

:::

作者:陳婉琪/台北大學社會學系



兩週前,〈30年教改是場災難浩劫,摧毀最烈的就是「努力」這價值觀〉這篇評論台灣教育現況的文章,在網路上得到相當多的注意。兩個原因,讓它得到我的注意:一是,不少人似乎並未完全瞭解文章在表達什麼,就開始瘋傳並補充自己的評論,且多數讀者明明表達了「我不能同意更多」,但其評論內容卻經常與文章論點相衝突。二是,這類標題下法實在太常見,我原本就覺得該反省一下這種全面毀滅式的表達,此外,文章論點本身也有不少可商榷之處,尚待釐清。以下談談我的解讀及意見。



◎「無差別殺人式的標題」抹煞的是太多人的努力



我實在很不喜歡「教改是場災難浩劫」這種標題打法。多數改革都會有利弊得失的取捨及權衡(trade-off ),在還沒想到雙贏(或甚至人人都贏)的方式前,有得就會有失,有利就有弊。隨隨便便一句「教改是場災難浩劫」,到底抹煞了多少人的理想與努力呀?!然而此處我面臨著兩難 —— 轉傳這種標題的動作差不多等於持續無差別攻擊教改,但若想提出改善的建議與理由,又不得不散播它才得以討論它。在這資訊爆量的環境中,又有多少人可以耐心看完長長的論點?



下標,並不見得是作者,也可能是編輯或媒體主管。也不難理解媒體生存仰仗著點閱率,點閱率仰仗著吸引人的、聳動的標題。但標題背後的邏輯是否合理,這是可以分析的,經常性地散播某類標題,會有什麼樣的社會後果及公共成本,這是可以討論的。對照體制內外許多教育工作者曾付出的種種熱情與努力,我是否也要說,這樣的文字或媒體風格,尤其是無差別攻擊的、全面性的批評方式,才是摧毀熱情與努力的最大元兇?摧毀或許並不至於,但因而形塑出變革如此寸步難行之文化大環境,有時不免令人沮喪。



◎ 文章的原意與多數讀者之誤讀



文章的原意是反對近年嘗試提升弱勢學生教育機會的各類作法。譬如,作者明言:「讓弱勢的孩子不勞而獲,不是什麼值得說嘴的事,更不是值得追求的價值」。為什麼反對?作者的理由有二:一、這樣讓所有學生,沒瞭解到努力是重要的,因此摧毀了努力的價值觀。二、「我們要挽回弱勢生的弱勢」這句話是個錯誤前提,因為這件事是無法改變的。關於後者,我是部分同意的(即弱勢並不容易改變),作者論述亦相當精闢。假設今日我們將升學篩選方式更改成誰最會跳火圈,不需太多時間的調整,優勢家長自然會利用其資源來傳遞其優勢。這種優勢複製現象,最早也是社會學為我們帶來的知識。



然而,為數不少的讀者誤讀此文論點。作者明明反對提升弱勢教育機會的相關政策,但有趣的是,不少人只要一看到「災難浩劫」四字,就感覺被打到了,又開始講起先前流行的說法,重複著申請入學的花費如何讓弱勢萬劫不復。換句話說,多數輿論應是支持提升弱勢生機會的,雖然此文論點並不贊同,但只因為下標方式,讓兩種相反立場的衝突點瞬間消失,完全被無視,最後只剩下雙方都急切想為教改貼的標籤 —— 災難浩劫。



◎ 弱勢生的弱勢,真的無法改變嗎?談談近年的校務研究



接續前面的討論,作者既然認為教育部及社會大眾努力「挽回弱勢生的弱勢」這句話根本是個錯誤前提,因為弱勢在本質上是無法被改善的,那麼實際情況是如何?有沒有實證研究可以評估近年教育政策的效果呢?事實上是有的。近年在大數據的潮流中,各大學相當流行進行校務研究——也就是利用學校手上的行政資料來做分析,為各種學校運作(譬如招生方式、課程安排)進行評估。我自己也幫任教學校執行過類似的研究。目前實證研究當中,比較確定的結論是「繁星」管道的確能提升弱勢地區及家庭背景的學生之入學機會;部分學校發現,不僅繁星管道,申請管道亦有助於城鄉地區平衡。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發現,繁星生雖入學前測驗分數的起點略低,但入學後學業平均表現卻更好,進步幅度遠大於其他同學(參見文末附註說明)。



簡言之,目前的研究發現,讓我無法完全同意作者的這點看法——『挽回弱勢生的弱勢』這件事無法改變,是個錯誤前提。以現況來說,不少偏遠地區的學生(或都市地區的中低社經家庭背景的子女)能夠利用某些管道,以較低的分數進入相同的大學,這可能就是作者所反對的「不勞而獲」。然而不論哪種管道,都還是需要競爭。如果這點制度調整就能讓人如此輕易「不勞而獲」,那麼這些「不勞而獲」的學生,為何仍持續如此努力在大學階段的學習路上,迎頭趕上且遙遙領先一般生呢?(在此當然只能論平均值,不論個別差異。)在我看來,很有可能是由於這些在某方面偏弱勢的學生,被提供了原先所沒有的機會,因而比其他學生更加珍惜學習機會與資源,並用他/她們的努力來回應這樣的機會。



◎ 到底要努力些什麼?人生需要努力的面向應該是多元的吧!



文章也提到,「考試結果卻都同燈同分,比的就是努力以外的」。從這個表達來看,作者似乎認為只有考試(最好是艱難的考試)才能引發出努力,其他的入學評估方式都不能。這點我並不同意,我們在意的就是考試能力以外的各種亟需鍛鍊的能力,也應該被重視。非考試能力的確會因為評估困難而在改革路上跌跌撞撞,逐步調整,但是,難道不去重視嗎?



不同面向的努力,可以包括考試及非考試模式。後者譬如從活動經驗中,用心探索領域及自己的性向,並精準地利用書面方式表達其探索過程,難道不重要嗎?現行運作固然仍有許多地方待改善,但我認為該做的,是繼續努力修正現有方向及作法,讓各種我們希望鍛鍊培養的能力都可以適當地被評估,而不是「獨尊考試能力及考試評估方式」呀!



我自己在大學任教,我的許多同僚朋友們也在大學任教。身邊有不少努力的學習者,這永遠是讓我們最欣喜的事。但當然,也永遠一定會有不努力的學生,完全找不到、也聽不進努力的理由。而面對這樣的年輕人,我們還在努力。 我只想說,改革/學習路上,大家都在努力。請不要輕率地摧毀它!



附註:



台大、政大、台北大學、中山大學等學校之校務資料分析,都一致地發現,繁星推薦比其他管道容易收到低所得區的學生。相較之下,考試分發最容易收到高所得區的學生,個人申請則介於繁星推薦與考試分發之間。不過,這只是說明政策的地區平衡效果,因為多數大學都沒有學生的家庭背景資料。



有鑒於此,中山大學的葉高華老師利用另外特別蒐集的學生調查資料來釐清爭議。將其發現簡化為兩個重點:一、個人申請並未特別偏袒「家境好」的學生,因為考試分發的情況也差不多。但繁星管道的確有明顯更高比例的學生來自中低家庭社經背景;若改從家長教育程度來看,當另外兩個管道的學生家長幾近半數都擁有大學學歷,繁星生之家長平均教育程度則明顯低很多。二、非考試管道(繁星推薦、個人申請)雖仍有利於鄉下的高社經家庭(和考試管道一樣),但在都會區裡,繁星推薦給了低社經家庭更多機會。



由我所執行的台北大學校務研究則發現,繁星生雖入學前測驗分數的起點略低,但入學後學業平均表現卻比另兩個管道(申請及考試)入學的學生更好,不僅進步幅度遠大於其他同學,且大學四年的平均學業表現始終保持領先狀態。



參考文獻

李浩仲、李文傑、連賢明(2016) 多「錢」入學?從政大學生組成看多元入學。經濟論文44(2): 207-250。

陳婉琪(2016) 多元入學與選材機制:臺北大學學生表現之校務資料分析。國立臺北大學校務研究報告。

葉高華(2018) 大學多元入學是否有利「家境好」的學生?臺灣社會學刊64:171-195。

駱明慶(2018) 誰是臺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6(1): 47-95。

 

Cover Image: from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文章出處:巷仔口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