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紀錄
【開場】
彭思錦博士後研究員首先點出兩個研究問題:為什麼要關注就讀研究所的學生?以及這群學生之中所產生的異質性影響為何?在臺灣的教育發展歷史中,於1996年著手進行教育改革,並在2000年代初期開始規劃12年國民基本教育等相關政策,這樣的改變讓大學入學率逐漸上升。
【對學歷取得的影響】
此現象的出現,吸引不少研究者開始對教育程度的(潛在)優缺點進行討論,有部分研究指出,雖然有更多學生進入大學就讀,但學歷貶值的問題也隨之浮現。加上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過去幾年有不少大學畢業學生沒有投入職場,而是選擇繼續就讀研究所來提升其在勞動市場上的競爭力。
【切入觀點】
在教育社會學的視角下,可以分別從集體與個人兩個方向進行分析。集體層面部份,當越多人擁有研究所學歷時,將正向提升社會公共財;在個人層面上,有研究指出研究所學歷的效果會因為性別差異而有所不同。另外,隨著勞動力市場的穩定和研究所需求上升,對個人收入並沒有顯著影響。
–
第二道研究問題為異質性影響的討論,彭思錦博士後認為異質性能夠觀察現今資源在社會中的分配情況。過去的研究方法如傾向分數配對等在分析上便減少了可觀察的異質,因此將使用Causal Tree的分析方式,除了能夠預估子群體的效果外,在結果估計時能更貼近資料的真實情況。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資料庫為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和TEPS-B),問卷調查因為是以城鄉分佈進行隨機抽樣,其樣本能夠反映全國代表性。本追蹤調查主要聚焦在學校及家庭學習環境(制度及社會面向)對學生的影響,TEPS-B則持續追蹤先前接受調查的樣本,觀察他們進入勞動力市場或是升學階段中,科系選擇對後續工作的影響。在變項測量上,以受訪者在31歲的收入作為依變項,自變項方面,除了以就讀研究所與否進行比較外,同時也進行性別分組,觀察教育程度和工作的性別差異。
【發現與總結】
經過分析後,彭思錦博士後發現家庭的社經地位程度、個人課業表現這兩個變項能夠決定受訪者是否能夠從研究所中受益。而在性別分組比較方面,則歸納幾點發現:
對男性而言,家庭背景相對弱勢的學生,最能夠從就讀研究所中獲益最多;而較有優勢的學生,會產生差異的關鍵在於有沒有參加STEM相關課程,有參加的話會在收入上呈現較大的變異。
–
女性部分,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就讀研究所會對收入有正面影響;不過自身的成績明顯優異的話,那麼就讀研究所對她們來說就會是負面效益。
–
雖然使用Causal Tree分析以獲得最接近真實狀況的預測結果,不過仍有一些研究限制存在,為共變量的影響,因為Causal Tree分析是以分支的形式進行預測,所以在變項放置的先後順序上會需要考慮其影響程度;此外,重要事件的發生可能影響到個人的成長軌跡改變,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的前後時間點,或許在預估臺灣青年選擇升學或就業時,可以將其納入模型中成為預測變項之一。
講者Speaker:Prof. Frank PENG(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主持Host:Dr. Mario Liong(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日期Date:2024/06/11(二)
時間Time:5:00 PM-7:00 PM(GMT+8)
地點Venue:Google Meet
https://meet.google.com/vyf-fkra-nws
* The talk is conducted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