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紀錄
【亞洲國家的結婚近況】
杜世超老師開場簡短描述研究背景,在社會學的研究視角下,亞洲國家的結婚率是逐年下滑,但初婚年齡卻是呈現上升的趨勢。不過杜老師發現在這現象裡,中國的結婚率中間有一段時間是先上升後下降,加上近期初婚年齡的推遲愈趨明顯,讓杜老師聚焦於中國結婚議題。隨後,杜老師也針對2000年與2020年中國與日韓的粗結婚率比較,發現中國仍然擁有較高的結婚率,這當中的結構性因素包含人口組成、勞動力市場的性別差異等,杜老師對此也提出文化性因素:馬賽克家庭主義(The mosaic family theory)。
結合了傳統的「父權」和現代的「個體主義」,可以將馬賽克家庭主義理解為個體家庭主義。目前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像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孝道文化」成為家庭現代化轉型過程中規範層面的阻礙,而這也是馬賽克家庭主義沒有辦法處理的。儒家文化在家庭內部的影響力,衍生出子女透過結婚的方式來履行孝道,形成獨特的代間婚姻實踐現象。
【中國式相親】
在具有傳統含義的現代性文化表現下,杜老師提到他對於中國社會的「相親」感到相當好奇,例如公園相親角的出現,象徵著疫情趨緩後相親的興起。在公園裡的家長會張貼子女的徵婚啟事,裡面的資訊相當豐富,也會根據子女以及相親對象的條件會在公園裡劃分出不同區域。除此之外,「中國式相親」電視節目的出現,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相親,最終仍由父母決定,子女在其過程中沒有決定的權利。
【婚姻自主權與父母介入】
杜老師提到過去從孟子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包辦婚姻廢除、制定法律等禁止第三方介入等,雖然削弱父母干涉婚姻的影響力,但這股力量依舊存在於中國社會中。因此結合前面所提的孝道,觀察在相親實踐的過程,對婚姻福祉的影響。
【以孝之名:認知、過程、後果】
杜老師先從認知觀點出發,婚姻是孝道的實踐方式之一,這在家庭規範裡面是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但除了盡孝外,誰是最適合的媳婦、女婿,也得經過父母的精挑細選。杜老師分享他在田野觀察中的經驗,在公園裡貼滿相親履歷,內容詳細記載了子女的相關資訊及期望。
【誰是父母視角下的好配偶】
上述的履歷成為父母替子女面試兒媳/女婿的根據,杜老師整理這些履歷後發現父母在意的條件為戶口、個人成就以及外貌。
上海戶口所代表的,是身分象徵,同時也能夠享有較健全的資源。而沒有在履歷裡提到上海戶口的話,也會提到他們有在上海買房,對他們而言,「上海有房」儼然已成為相親基本門檻;個人成就部份包含教育程度、工作等,幾乎都會註明,而收入在達到一定水準下才會列出;最後是讓杜老師感到相當有趣的外貌,會對相親對象的外貌提出要求,自己則只會提供身高。而對男性的要求則是沒有佩戴眼鏡,杜老師認為這帶有些許的性別歧視,對男性是要求良好的基因,女性則希望能夠遵守規矩、禮貌。因此在相親市場裡,父母會希望挑選到「好基因」的男性或是「傳統」的女性。
【戀愛是生活,相親是生意】
對於父母的作為,子女的反應是不同意的,他們認為這是父母喜歡的對象,而非自己所喜歡的,甚至出現不少子女透過反敘事的方式去解構父母所謂的相親。除了上一段提到擇偶標準上的性別差異外,親子之間也存在著子女的隨意和父母的謹慎、嚴格兩種不同標準,有學者甚至觀察到性別與代間在擇偶時所產生出的交織性。
【孝道作為協商過程的媒介】
杜老師透過「文化工具箱」的理論觀點去解釋孝道作為代間協商的媒介,在家庭裡,將會圍繞在孝道義務進行一系列的協商。首先,父母會在文化工具箱裡尋找相對應的工具,建立在父母擁有結婚經驗的前提下,會以幫助的口吻說服他們聽從他們的安排,因為「聽得懂、聽得進去」這種站在同陣線的效果,使的彼此對於孝道文化有共同理解,進而開啟雙方協商的大門。
緊接著是使用工具,文化並非自發性的產生影響,需要透過使用者去加以傳播。杜老師以釘子和榔頭來形容文化對受眾的綁定與喚醒,在相親安排上,父母會希望子女聽從參加,藉由把參加相親與孝順兩者劃上等號的方式,來告訴子女若不參加相親即是不孝之行為;而在綁定過程中,需要借助一些外在因素的協助,即參加相親的動機。畢竟遵守孝道文化的子女,並非全然接受父母的安排,但如果父母把買房、提供金錢援助等經濟資源作為附加條件的話,則會提升子女參加相親的動力。
【參加相親=孝順】
但不少受訪者提到,如果對父母來說參加相親就是孝順的話,那表演名為「孝道」的戲是能接受的,本質孝道的實踐固然重要,但從受訪者的回答來看,名義孝道也有其重要性,只要能達到父母的要求,那麼逢場作戲不貴為另一種方法。因此,相親過程在孝道文化(社會性資源)介入下,使雙方透過策略、工具等來說服、妥協。
【父母介入婚姻的後續影響】
這部分杜老師透過量化的方式進行測量,他提到受到選擇性和沒辦法測量的干擾變數影響,傳統的迴歸模型較難捕捉到「相親」這個變項對婚姻福祉的影響,因此增加工具變項放入模型裡。結果顯示在夫妻的滿意度、親密程度上呈現負面影響,但他們卻能從父母那邊獲得較多的經濟、勞務支持,相對的衝突頻率也會增加。杜老師對此總結:孝道文化對結婚而言是代間媒介,而非夫妻媒介,進而影響中國家庭與婚姻的關係是以代間作為主軸進行,雖然主軸漸漸地開始改變,但其實是緩慢且模糊的。
–
演講結束後,姜以琳老師針對研究中的「孝道文化」以及「公園相親角」現象和杜老師、參與師生們進行交流,也有多校研究生在提問環節中以不同視角探討實踐孝道、結婚和家庭三者之間的拉扯、抗衡。與談與提問內容之整理可點擊連結之附件。
內容整理連結:
講者Speaker:杜世超 助理教授(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
與談人Guest:姜以琳 助理教授(美國紐約大學上海分校社會學系)
主持人Host:陳克瀚 助理教授(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日期Date:2024/06/18(二)
時間Time:2:30 PM-4:30 PM(GMT+8)
地點Venue: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社會科學學院8F07會議室
*本演講以中文進行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fJVeZhxMNkjfjG4c9
講者簡介:
杜世超,現為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系青年副研究員(助理教授)、上海市晨光學者,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社會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婚姻與家庭、社會網絡、健康行為、青年社會學及文化社會學。近年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Higher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China Quarterl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社會學評論》、《青年研究》、《社會發展研究》、《中國研究》等SCI及SSCI中英文期刊上發表了二十多篇文章。
演講簡介:
近年來在中國大陸,隨著結婚率持續下降,各大城市的相親公園卻蓬勃興起。這種獨特的中國婚戀文化現象吸引了國內外許多研究者的關注,然而過去的研究多半採用父母或子女其中一方的視角,而忽略了「代際」間的互動。在這互動過程中,維繫代際關係「鬥」而不破的「孝」,其規範性作用也缺乏應有的理論探討。此外,過去的研究也未充分證實這種相親實踐對青年族群婚姻福祉的影響。本次演講將以「孝」為切入點,分析中國相親文化中的觀念形成、代際協商以及婚姻福祉三個面向。在理論上,將借鑑「文化工具箱」和「文化過程」的概念,透過質性與量化方法的混合研究形式,試圖呈現中國大陸(乃至華人社會)相親實踐的樣貌。